top of page
作家相片

誠品30年,憶吳清友老先生

吳先生創辦誠品那年 我大學畢業 第一份工作地點 剛好在仁愛路圓環 看書的主要陣地 也悄悄從汀洲路金石堂 轉移到新開張、貴鬆鬆的誠品


接著出國幾年 重返台北時 誠品已搬到敦南現址 同樣是我看書買CD聚餐的地盤 就連現在辦公室那幾幅海報 也是當年在誠品裱框的


當時也不是不知道 誠品東西貴死 買書只有會員九折 但那時候那空間就是有種 讓你掏錢也甘願的氣氛 總覺得從那裡買回家的書 奇怪,就是比較高級的fu


後來有人說 這叫做體驗型消費 我花的不只是買書買CD的錢 而是外加「體驗空間」的費用 當然,有時候你會空手而歸 什麼錢也沒花 但你會感覺那是不完整的體驗 完整的體驗必須是—— 直到你排隊結完帳 拎著印有誠品LOGO的紙袋離開 才心滿意足


滿足個屁,同學罵我 根本是敗家、浪費! 誠品逛逛就好 買書幹嘛不去政大書城? well....


這幾天聽說誠品30年了 腦海中不斷想到 當時台灣總體經濟氛圍── 台幣漲、股市飆 搶搶滾的東區 徹夜未眠的人潮.......


看吳先生的紀錄片 想到幾件事記一下 創業的人也許可參考


(一) 吳太太說,其實開書店之前 吳清友原本準備了一筆錢想開畫廊 「我算過,就算完全沒有收入,可以撐五年」


對,如果你想創業 但不知道該準備多少錢 我認為這是個你可以參考的方法: 想像一下你開辦費、裝潢費花下去, 如果完全沒生意、完全沒進帳 你所籌到的資本 夠你撐多久?


我的建議是最好有3年以上 不然也要能撐個一、兩年 如果只夠幾個月 最好再三思


這當然很滅自己威風 而且恐怕算出來的數字會很高 但有兩個重大好處:


首先,逼你謙卑 你也許信心滿滿 但不等於市場有同感 你必須給自己留犯錯與學習的空間


其次,助你安心 當你做了最壞打算 準備了足夠的資金 就不必天天擔心哪天錢不夠用 可以更專注把產品與服務做好


(二) 影片中含蓄地說 有段時間誠品財務報表「不好看」


但其實豈止不好看而已 好多年吳先生不是在跑三點半 就是在準備跑三點半的路上


三點半的苦,跑過的都知道 但儘管苦,吳先生沒有膽怯 也沒有因膽怯而自亂陣腳 例如像很多人那樣亂摳成本 (材料用便宜的吧,哎呀顧客不會發現啦) 也沒有亂省費用 (店員少一點、燈開暗一點啦等等)


我看過太多老闆 錢一緊,就亂省一通 結果就真的把自己省死了


問問自己: 「競爭對手那麼多 客人為什麼找上你?」 想清楚了這點 你比較知道什麼能省 什麼不能省


(三) 太在乎財報「不好看」的老闆 通常做不出好看的品牌


我認識一個大老闆就是 如果財報上賺得不夠多成長不夠大 他就會覺得很沒面子 然後一直靠腰底下的主管 要攻,衝高營業額 要砍,利潤要出來 結果我感覺他事業很大產品很多 但就是《小眾,其實不小》裡頭說的 「眾人皆知,卻無人喜愛的品牌」


打造令人喜愛的好品牌不容易 也許正是難在創業者 放不下財報「不好看」的心念


(四) 創業者能帶著孩子一起工作 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不過也要有準備 當孩子羽翼漸豐 會有自己起飛的姿態


曾旁觀吳先生跟女兒互動 這回也在紀錄片上看到 那是心中藏不住欣慰的爸爸的眼神


林懷民老師朗讀了一小段 To dream the impossible dream 的歌詞 雖然我覺得身為創業者 吳先生應該打從一開始 就沒把誠品看成不可能的夢想 但底下這段歌詞 倒是挺合適與創業者共勉──


「當我被安葬的時候 我的心將會寧靜祥和 而世界也將變得更加美好」 (And I know if I'll only be true to this glorious quest That my heart will lie peaceful and calm when I'm laid to my rest And the world will be better for this)

人生幾個秋啊 同意童子賢先生說的: 吳先生走得令人意外 但功德圓滿


1 次查看

相關文章

Comments


bottom of page